配电箱,配电柜,动力柜,控制柜,控制箱,制作工艺及规范
一:前言统一制作规程,不仅能提高现场柜内维修的效率,并能降低新电柜对新手带来的门槛,还能缩短基层维修电工班组熟悉系统的时间,这些也可以归结为管理上的一句话“一切为用户着想”。二、文件编制篇1. 接受图纸后,一套装订成全图,包括系统图、原理图、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底板布置图和端子图等。用于全过程包括调试和图纸的存档,由技术人员保管使用。2. 直至项目的结束要保持图纸的完整性、真实性、整洁性和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3. 第二套图纸,包括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及底板布置图和端子图。主要用于材料核对、排版放样、粘贴标签过程中使用。4. 第三套装订,包括原理图接线图。由接线人员在接线过程中使用并保管。5. 在图纸工艺安排过程中注意与材料表核对型号。如果发现错误立即,要求设计人员确认并签字。6. 对主电路需标明所用导线截面积,或按照设计人员书面设计截面安排(见表C)。7. 检查线路线号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比如重复和漏标线号都需设计人员填写“设计人员勘误确认表”8. 对电源线标明所需线号管数量以方便统计。文件保存路径为:…项目号\项目号+填写日期+“线号统计”。原则上每一电柜线号统计设定为一打印页,以方便每个电柜线号的包装。9. 按照设备配套明细表或施工用图样(布置图、装配图等)进行领料配套。所有电器设备应有制造厂产品合格证。10.所有产品合格证及说明书必须保存完整,以作为竣工资料的必须文件。11.《电缆总清册》把现场每一根电缆的规格,编号,起始点等相关信息编制成表。通过此表现场人员可以知道总的电缆排放数量,每个柜的电缆引出数量等电缆排放总体工作量.12.《总接线手册》中把系统中每一根电缆连线的相关信息集中的编制再一起,通过此表可以知道总的接线工作量,并可以通过表中的线号栏把所有所需的线号预先打印出来,就免去拿着整套图纸前后找线号的麻烦。备注栏中可以随时记录安装过程中的其他情况,这些信息对日设备的维护修理,和转场后的再次安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标记篇(一)对柜内元件标签粘贴的原则是:在元件和其附近的底板上粘贴。这样无论在运行状态,检修状态甚至元件被卸下时,都一样能够起到标示作用(二)中文标签 尺寸模板:对于单行字的标签实用30*12 对于双行字的使用 30*15。操作台等此类面板元件较多的箱体上在此类元件背面贴上与正面铭牌一致的中文标签和标号将提高维修时的查找效率在每个线槽盖板的端口处贴上标签会给维护后柜内复原带来方便1. 柜内元件标签均为黄色。2. 元件标签按照材料清单统计并保存,文件保存路径为:...项目号\项目号+日期+“元件标签”。3. 线槽贴标签 以英文大写SWIS BT 字体打印4. 柜内中文标签均用隶书。5. 柜内中文标签标准尺寸为30mm*12mm。6. 端子标签尺寸为35mm*7mm。7. 标牌应正确、清晰,易于识别,安装牢固。. 额定电压超过500V 的配电板应设置警告标志。9. 柜内元件安装完毕后,应立即按照材料表和原理图进行正确的标签粘贴。10.标签在元件附近的底板和元件本体上粘贴,位置要明显易于发现,尽量不遮盖元件主要型号为准,且不靠近人员操作位置。面板元件附近要贴上与板前铭牌一致的中文标签。11.安装具有几种电压和电流规格的熔断器,应在底座旁详细标明其规格。12.对组合式元件要在其安装座和元件主体上都贴上标签,以使其在任何状态下都能起到标示作用13.柜门上贴上每一电柜的排版图14.有机玻璃防护板均贴上防护标示15.柜内有多个输出电压等级的电源器件时,每个电源均贴上电压等级数值。16.380V 或220V面板指示灯旁均贴上警示标示17.所有的端子部位装上管径配套的白色线号管,线号管上按图纸要求打印号码。号码印记向外并防止其脱落。线号管号码的印字方向为“从左向右,从下向上”,如图1四、布局、排版篇对大截面导线转弯半径的考虑,对强弱电元件之间的距离放置,对发热元件的方向布置,为最大限度的防干扰对PLC 和其他仪器仪表相对于主回路和易产生干扰源元件之间的布置等等。这些都成为排版布置时必须综合考虑的问题。1. 电气设备应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的工作。2. 电气元件及其组装板的安装结构应尽量考虑进行正面拆装。3. 各电器元件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元件及导线束的固定4. 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5. 二极管、三极管及可控硅、矽堆等电力半导体,应将其散热面或散热片的风道呈垂直方向安装,以利散热。6. 电阻器等电热元件安装一般应安装在箱子的上方,安装方向及位置应考虑到利于散热并尽量减少对其它元件的热影响。7. 柜内的PLC 等电子元件的布置要尽量远离主回路、开关电源及变压器,不得直接放置或靠近柜内其他发热元件的对流方向。8. 熔断器安装位置及相互间距离应便于熔体的更换。9. 不同电压等级的熔断器要分开布置,不能交错混合排列。10.强弱电端子应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11. 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12.有防震要求的电器应增加减震装置,其紧固螺栓应采取防松措施。13.紧固件应采用镀锌制品,螺栓规格应选配适当,电器的固定应牢固、平稳。14.导轨切割应用专用的导轨切割机。15.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16.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紧贴墙面固定。17.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18. 固定或连接线槽的螺钉或其他紧固件,紧固后其端部应与线槽内表面光滑相接。、19.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20.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等元件的接线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30mm, 连接元件的铜接头过长时,应适当放宽元件与线槽间的距离。21.用于连接电柜进线的开关或熔座的排版位置要考虑进线的转弯半径距离。22.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的接线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30mm。23.其他载流元件与线槽直线距离30mm。24.控制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20mm。25.动力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30mm。26.中间继电器和其他控制元件与线槽直线距离20mm。五、接线篇接线颜色请参考表“E”1. 控制线路的接线线端处理必须使用专用铜接头和与其匹配的标准压接工具2. 导线应严格按照图纸,正确地接到指定的接线柱上。3. 接线应排列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4. 外部接线不得使电器内部受到额外应力。5. 接线应按接线端头标志进行。6. 开关跨接线路最小线径2.5mm²。7. 进入变压器初级绕组最小线径为1.5mm²。8. 控制线路最小线径为1.0mm²。9. 电压表导线连接导线用1.5mm²。10.电流互感器导线连接线用2.5mm²。11.柜内照明用线1.0mm²。12.特殊情况:PLC、x41、y41 等接插件可用0.3mm²。当面板及柜内空间狭小时可用,但必须经负责人同意。13.主电路导线头、尾端部用彩色塑套管进行标示(黄、绿、红)。14.传感器信号及模拟信号线用灰色导线连接,15.电源指示灯连接导线颜色与电源电压等级相符。16.电压表连接导线颜色与其指示的电压等级相符。17.连接导线端部一般应采用专用电线接头。当设备接线柱结构是压板插入式时,使用扁针铜接头压接后再接入。当导线为单芯硬线则不能实用电线接头,而将线端作成环形接头后再接入。18.如进入断路器的导线截面<6mm²,当接线端子为压板式时,先将导线作压接铜接头处理,以防止导线的散乱;如导线截面>6mm²,要将露铜部分用细铜丝环绕绑紧后再接入压板。19.截面为10mm²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20.在可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接头处所有导线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75%;在不易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导线的接头应置于线槽的接线盒内。21.剥除导线绝缘应采用专用剥线工具,不得损伤线芯,也不得损伤未剥除的绝缘,切口应平整。22.熔焊连接的焊缝,不应有凹陷、夹渣、断股、裂缝及根部未焊合的缺陷。焊缝的外形尺寸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的规定,焊接后应及时清除残余焊药和焊渣。23.锡焊连接的焊缝应饱满,表面光滑。焊剂应无腐蚀性,焊接后应及时清除残余焊剂。24.避免将几根导线接到同一接线柱上,一般元件上的接头不宜超过2~3 个。当几个导线接头接到同一接线柱上时,接触应平贴、良好。25.按配线途径量线,正确落料。且两端做好记号或套上标记套,即按配线途径进行敷设。应做到横平竖直,层次清楚,用扎带捆扎时应注意形状美观,保持线束平直挺括,捆扎时扎带应锁紧,扎带锁头位置一般放在侧边上角处,扎带尾线留有3mm长为宜。也可将二次线敷设在专为配线用的塑料行线槽内。此时,只需将导线清理整齐而毋需捆扎26.扎带的位置,两扎带捆扎距离一般在100~150mm左右要求一台产品内或一产品段内距离应一致。在线束始末两端弯曲及分线前后,必须扎牢,而在线束中间则要求均匀分布。27.线束或导线的弯曲,不得使用尖口钳或钢丝钳,只允许使用手指或弯线钳,以保证导线的绝缘层不受损坏。28.线路敷设布置时,总体线束与分支线束应保持横平竖直、牢固、清晰美观。29. 线束原则上应避免在发热元件上方敷设。30.当线束穿过金属件时,金属件上一般要套橡皮圈加以防护。如防护有困难时,二次线束必须包以缠绕管。31.二次线的敷设不允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穿出。32.凡是不接线的螺钉应全部紧固,以防止螺钉脱落。33.过活门处之线束,应将一端固定在柜箱的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活门的支架上,这一段线束的长度应是活门开启到最大限度时,两支架间距离的1.2~1.4倍。并弯成U形,外面套上缠绕管,以保证活门在开启过程中不损伤导线。34.过门处若导线数目较多时,为保证活门开闭顺利,及避免损伤导线,可从二处或二处以上过门。35.所有仪表、继电器、电器设备、端子排及连接的导线均应有完善、清楚、牢固正确的标记套(号码管),元件本身的连接可不用标记套。36.二次线接在端头上应有防松装置。所有接头螺母及螺钉上紧应使用合适工具,螺母螺钉上紧后不应有起毛及损坏镀层现象。37.端子排的始端必须装可标出单元名称的标记端子;同一端子排不同安装单位间也要装标记端子,以便分隔。38.每一安装单位的端子排的端子都要有标号,字迹必须端正清楚。39.端子排必须贴上顺序号,若不能贴顺序号的必须每隔5档用记号笔涂上记号,以便查对。每只端子接线螺钉只允许接一根导线,连接端子要用连接片,不接导线的螺钉也必须拧紧。六、接地及绝缘篇1. 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应单独可靠接地。2. 带有金属外壳的元件必须接地。3. 集控台构架上应设有不小于2mm×15mm 的接地铜排,并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4. 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5. 所有接地装置的紧固应牢靠,并均应设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以防松动。6. 柜内自制铜排上的螺丝最小螺纹直径为6mm。7. 接地铜排上的端子允许多根导线共用一接地螺丝,但导线必须使用标准铜接头进行处理,且拧接紧密。8. 柜内所有需接地元件的接地柱要单独用接地线接到接地体。元件间的接地线不得采用跨接方式连接。9. 如果柜内有屏蔽线的接地,或者其他电子元件的接地。所使用的接地排要与主接地排绝缘,当需要与主接地排导通时再用至少62mm的接地线与之连。七、检查篇电柜制作完毕后期的检查是针对整个过程的。其中线路连接的正确性是基本要素1. 检查主电路的相位连接。2. 检查接地线的连接。3. 检查连接导线的型号、规格、使用的正确性。4. 检查线端接头的制作质量,连接应牢固。5. 检查线端标记的正确性及完整性。6. 检查导线布线和捆扎的质量。7. 通电时必须至少有两人在场。8. 初次通电时检查时,不要同时合上两个回路。9. 先检查所有电源回路电压,再检查控制电路动作情况。10.主电路(接触器、热继电器、开关、熔座、端子)螺丝的检查用力矩扳手要符合规定。11.检查各个元件型号和图纸是否与材料表相符。12.设备铭牌、型号、规格,应与被控制线路或设计相符。13.检查螺丝是否有松动14.出厂电柜内部清理干净。15.有机玻璃要安装完毕,有机玻璃的塑料薄膜需撕去。16.有机玻璃防护罩要贴上警告标语。17.有机玻璃的支撑螺杆必须套绝缘管18.额定电压不同的熔断器,应尽量分开安装,当熔断器的额定电压高于500V,而其熔断器座能插入低额定电压的熔断器时,则应设置专用警告牌。如:当心!只能用660V 熔断器等。19.柜内接地自制的接地铜排的所用螺丝直径不得小于6mm。20.测试完毕后,接线槽及接线端子盖板应及时复位盖上,电控箱内断路器及空气开关应保持在断开状态。表A 国际标准参考表
标准号:名称:
CB*/Z 89-88电线电缆冷压连接技术条件
CB* 394-88冷压电线电缆接头
GB/T 6988.3-1997电器技术用文件的编制第三部分:接线图和接线表
GB 14048.2-200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
GB 17196-1997连接器件连接铜导线用的扁形快速连接端头安全要求
GB 17464-1998连接器件连接铜导线用的螺纹型和无螺纹型夹紧件的安全要求
GB 4884-85绝缘导线的标记
GB 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施工验收规范
GB 7251.1-199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
JB/T 5876.3-91电器传动装置制图接线图和接线表
JB/T 9660-1999行线槽
JB/T 2436.1-199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第一部分:0.5-0.6mm²导线用铜压接头
JB/T 2436.2-1994导线用铜压接端头第二部分:10-300mm²导线用铜压接头
JB/T 5875-9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接线图和接线表的绘制方法
JB 5877-91低压固定封闭式成套开关设备
JB 6525-92电器安装导轨
GB 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及验收规范
GB 4728电气图形用符号
表B 导线、汇流排、紧固件配用表1. 单片母线载流量(铜,立放)
母线尺寸(宽×厚,mm毫米):交流(A,35℃):直流(A,25℃):
15×3mm210A210A
20×3mm275A275A
25×3mm340A340A
30×4mm475A475A
40×4mm625A625A
40×5mm700A705A
50×5mm860A870A
50×6.3mm955A960A
63×6.31125A1145A
80×6.31480A1510A
100×6.31810A1875A
63×81320A1345A
80×81690A1755A
100×82080A2180A
125×82400A2600A
63×101475A1525A
80×101900A1990A
100×102310A2470A
125×102650A2950A
注:当母线平放且宽度≤63mm时,表中数据应乘以0.95;宽度>63mm时不需调整。2. 组合涂漆母线载流量(铜,立放)
母线尺寸(宽×厚,mm):交流(2片,A):交流(3片,A):直流(2片,A):直流(3片,A):
40×4mm855A1090A--
40×5mm965A1250A--
50×5mm1180A1525A--
50×6.3mm1315A1700A--
63×6.3mm1740A2240A1990A2495A
80×6.3mm2110A2720A2630A3220A
100×6.3mm2470A3170A3245A3940A
63×8mm2160A2790A2485A3020A
80×8mm2620A3370A3095A3850A
100×8mm3060A3930A3810A4690A
125×8mm3400A4340A4400A5600A
63×10mm2560A3300A2725A3530A
80×10mm3100A3990A3510A4450A
100×10mm3610A4650A4325A5385A
125×10mm4100A5200A5000A6250A
注:母线间距等于厚度。表C 绝缘导线载流量计算表
截面积(mm²)系数铝载流量(A)铜载流量(A)
0.75mm²96.75A10A
1mm²1010A16.5A
1.5mm²1116.5A30A
2.5mm²1230A32A
4mm²832A42A
6mm²742A60A
10mm²660A80A
16mm²580A100A
25mm²4100A122.5A
35mm²3.5122.5A150A
50mm²3150A210A
70mm²3210A237.5A
95mm²2.5237.5A300A
120mm²2.5300A-
表D 麻花钻与丝攻配合关系表
丝攻螺纹(M)麻花钻直径(mm)
M43.4mm
M54.2mm
M65.0mm
M87.0mm
表E 控制柜内导线颜色选用表
回路电压/类型导线颜色
24V "+"棕色
24V "—"普蓝色
220V "L"红色
220V "N"黑色
380V A相黄色
380V B相绿色
380V C相红色
PLC输入紫色
PLC模拟量灰色
PLC输出橙色
表F 动力线配线参考表1. 电机功率与线径对应
电机功率(kW)电线尺寸(mm²)
<2.5kW1.5mm²
3–4kW2.5mm²
5.5–7.5kW4mm²
11–15kW6mm²
18.5kW10mm²
22kW16mm²
30–37kW25mm²
45kW35mm²
55kW50mm²
75kW70mm²
90kW70mm²
110kW95mm²
132kW120mm²
160kW150mm²
185–200kW2×95mm²
220kW2×120mm²
2. 断路器电流与线径对应
断路器额定电流(A)电线尺寸(mm²)
<10A1.5mm²
15A2.5mm²
20A4mm²
25–32A6mm²
40–50A10mm²
60–80A16mm²
100A25mm²
125A35mm²
145A50mm²
160A70mm²
200–250A95mm²
315A2×50 或 120mm²
350–400A2×70 或 150mm²
500A2×120mm²
630A2×150mm²
700A2×185mm²
800A2×240mm²
1000A3×185mm²
3. 调速器配置参考
电机功率(kW)调速器型号熔断器(A)进线尺寸(mm²)出线尺寸(mm²)
2.2–4kW514C-16A10A1.5mm²2.5mm²
5.5–7.5kW514C-32A20A2.5mm²4mm²
11–15kW-45–50A6mm²10mm²
18–22kW-65–80A16mm²16mm²
30kW-90–100A25mm²25mm²
37–45kW-125A35mm²35mm²
55kW-180–160A70mm²70mm²
75–90kW-230–250A95mm²95mm²
110kW-315–350A120mm²120mm²
132–160kW-405–450A2×70mm²2×70mm²
185–200kW-500A2×120mm²2×120mm²
220–250kW-610–650A2×150mm²2×150mm²
280kW-740–750A2×185mm²2×185mm²
315–350kW-900–1000A3×150mm²3×150mm²
页:
[1]